近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墓志入藏市博物馆,为康有为晚年隐居茅山提供了实物证据。
该墓志为石质,长27.7厘米,宽24.5厘米,边缘略有破损,上刻“清维新烈士候选主事康广仁圹志”14字。据了解,该墓志原保存于天王镇农林村,为更好地保存、展示并充分挖掘背后历史价值,农林村将其捐赠给市博物馆收藏。
市博物馆(市先吴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斌:“这个墓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的墓志,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从我们之前的认识来看,康有为是有居住茅山这个事实存在的,这块墓志的发现为康有为居住在茅山提供了确确实实的物证。康广仁遇害后,遗体被运往南海县家乡安葬,后康有为见茅山一带山清水秀,就将母亲与弟弟迁葬句容,这也是就此墓志在句容发现的原因。”
市博物馆(市先吴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斌介绍,从目前研究成果分析,当年,康有为将康广仁迁葬于浮山脚下的张巷村东部,20世纪70年代,康广仁墓遭到毁坏,墓志被挖出后遗弃在野外,80年代平整土地时才重新被发现,后一直保存于天王镇农林村。此次墓志入藏市博物馆,将对我市研究康有为隐居茅山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市博物馆(市先吴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斌:“下一步我们将会做好此墓志的展示和研究工作,讲好句容故事,传承历史文明。”
责任编辑: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