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至,万物藏。眼下正值葡萄休眠期,而我市的一些葡萄种植户们却忙碌起来,改大棚、改品种、改栽培模式,一场产业的升级正在葡萄园里上演。
日前,在白兔镇张奎峰的葡萄种植园内,几位工人分工协作,将以前的葡萄大棚进行拆除。张奎峰介绍,现在拆除的葡萄大棚是插地棚,拆除之后将全部改造成连栋棚。
葡萄种植户张奎峰:“连栋棚之后能实现水肥一体化,能实现物联网,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所以现在从基础设施引进。”
除了改造大棚之外,在另外一处葡萄大棚里,张奎峰直接将一部分葡萄树给砍掉了。他告诉我们,原本的大棚里栽了3排葡萄,砍完之后将变成2排葡萄。
葡萄种植户张奎峰:“改变它的栽培模式,原来传统的葡萄行距只有三米,我们现在一下子把它变成4米,4米之后所有的农机都可以进出,还有一个就是每根枝条多了50公分的叶片,它的品质会更好。”
除了改变栽培模式之外,今年张奎峰还引进了几个新的葡萄品种。
葡萄种植户张奎峰:“然后,我们去年通过试验、试种也筛选了适合当地生长的辽峰和马斯卡丁葡萄。这两种葡萄品质也特别好,所以今年也想引入新品种。”
今年,张奎峰预计改造20亩的葡萄园,花费超过50万元。张奎峰介绍,近年来,自己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葡萄产量的提高,而更注重品质的提升,目前正跟高校进行合作,通过改大棚、改品种、改栽培模式,种出更好、更优质的葡萄。
葡萄种植户张奎峰:“现在又升级改造成连栋大棚,解决高温,解决机械化,包括跟许多的科研院所进行产学园。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