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残是社会相对弱势的群体。2023年,我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一老一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华阳街道困境儿童家长:“孩子平时待在家里面,不会出门的,通过这些活动,带小孩出去,小孩首先非常开心,收到玩具的时候也特别开心,任主任组织活动,第一天晚上就开始有些兴奋的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就起床,特别开心。感觉性格稍微开朗一点。”
家长口中的任主任,正是华阳街道未成年保护工作站站长任善华。任善华介绍,华阳街道未成年保护工作站于2023年4月份建成运营,自工作站成立以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对辖区内的68名困境儿童开展帮扶,通过组织开展儿童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文体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帮扶服务,满足孩子意愿和家长需求。
华阳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站长任善华:“六一的时候我们开展的是贴近儿童生活,带领他们参观秦淮花灯;七一我们结合党的教育开展感党恩、忆党史、唱红歌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的活动开展是多种多样,得到了家长孩子的认可。”
据了解,在华阳、白兔、茅山风景区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是2023年政府民生实事“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项目”涉及的内容之一,三家未成年人保护站已经于当年4月份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王伟:“截至目前,咱们全市所有镇、街道、管委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已经全覆盖,并投入运营,对辖区内的未成年人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已经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民政局将对所有未保站进行业务指导,提升各方面的为孩子服务的能力。”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完成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是2023年“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项目”涉及的内容之一。71岁的华阳街道上坝村村民余桂香告诉记者,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添置了老年人洗澡椅、餐椅、坐便器等设备,这给他和老伴照顾脑梗的小叔子提供了方便。
村民余桂香:“对我们帮助很大。”
适老化改造项目经理丁莉:“共计完成了204户的改造,并通过了验收,通过这样的适老化改造,大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的品质。”
在市残联阳光家园,这里的残疾人正在专心从事眼镜盒安装等手工劳动。这里的负责人介绍,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让残疾人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不仅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辅助性就业者:“我每天早上来到阳光家园做点简单的手工,还有收入,中午吃一顿饭,感觉很满足。”
市残联就业管理中心主任、教就科科长孙浩:“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新建的残疾人之家监控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对残疾人之家进行监管,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我们镇级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正在从事辅助性就业项目,所有的残疾人之家都是正常开展,这样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实时了解我们残疾人从事辅助性就业情况。”
2023年,市残联以残疾人之家为基地,全市29家正常运营的残疾人之家中有19家已经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就业人数达到205人。他们主要从事拧眼镜盒盖,编织麻绳、毛线,安装眼镜盒,剪服装线头等简单手工劳动。
市残联就业管理中心主任、教就科科长孙浩:“根据统计,2023年我们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劳动收入达到18万余元,我们市残联发放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劳动补贴28.7万余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减轻了托养负担和缓解了经济压力,有力地提升了残疾人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