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白镇五星村有一位90后的年轻人,他叫周帅。他不同于大多数同龄人选择城市生活的轨迹,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粮人”。
眼下小麦已经进入了返青拔节期,在后白镇道兵家庭农场的小麦田里,这里的小麦正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苗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农田。连续几天的阴雨给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不小麻烦,雨一停,周帅就张罗工人补肥和排水。
后白镇道兵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帅:“由于冬季低温,造成了部分麦田枯黄的现象,目前工人正在小麦返青拔节期进行补肥。同时,由于最近雨季比较多,工人正在田里面积极排水,保证麦田的下一步长势更良好。”
周帅是一名90后种粮人,从2016年他大学毕业回乡投身农业算起,今年是他成为新农人的第8个年头。2016年大学毕业后,周帅选择回乡种水稻。作为一名“新粮人”,他以道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5个行政村开展“田保姆”土地托管,通过提供生产资料、农机作业、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合作社已托管土地3000多亩,他自己承包的农田也达到1300亩。
后白镇道兵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帅:“去年总共承包了1300亩农田,总的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销售额达到了300多万,水稻的亩产在750公斤,小麦的亩产达到了350公斤。”
近年来,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他的合作社先后引进高性能插秧机、自动病虫防治喷灌机、大型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在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运输、烘干等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优化了农田种植质效。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手段,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种田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后白镇道兵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帅:“目前1300亩农田全部是全程机械化,从机械化育秧到机插秧,包括无人机撒肥,比传统的农业更加高效,下一步,今我将引进一些新技术、新品种,使农业种田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