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开始,我市正式入伏,在持续40天的三伏天里,中医冬病夏治成为不少市民健康选择,其中“三伏贴”尤为受到欢迎。医生提醒,“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建议市民前往医院诊断后再进行贴敷。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常选用一些温阳祛寒、除湿通络的药物制成丸剂,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利用药物的皮肤刺激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市中医院已经开放“冬病夏治”和“三伏贴”诊疗服务,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开具贴敷处方,辨证贴敷穴位。
中医院主治中医师邓可表示:“今年我们是采取督脉灸和敷贴两种相结合的方式,‘三伏贴’对于阳虚怕冷这种人是最适合的,像冬天容易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还有脾胃虚寒、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适用的。”
医生介绍,“三伏贴”的原理在于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敷中药,达到在其它季节不易取得的治疗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伏贴”药物贴敷不经胃肠道代谢,副作用较小,但是个人体质有寒热之分,如果常有潮热、盗汗、心烦口渴等症状,一旦贴敷上温阳的药物,反而会“火上浇油”。
责任编辑:朱维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