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虽已落幕但余热未散,赛场上运动健儿们拼搏奋进的精神,助燃了市民们的运动氛围,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体育消费也大量增加。近日,记者走访我市体育运动培训机构、运动装备用品店,感受“燃”起来的体育消费。
“练娃”热潮涌动
8日18点30分,乒冠国球馆内充斥着“乒乒乓乓”的击球声,在家长的带领下,不少孩子加入学习乒乓球的行列,成为了全民健身的“生力军”。
“我最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是孙颖莎,我也想跟她一样打好乒乓球,”上幼儿园大班的鞠萱仪正在与教练对练,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发球、接球已经有模有样了。
“我们的学员主要是幼儿园中班到三年级的小朋友,目前已经有超过100名学员。”教练谢龙华告诉记者,今年恰逢奥运,培训班比往常更加火爆。
“打乒乓球的好处有很多,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小朋友的专注力,学起来也不枯燥,相较于其他运动,身体对抗少,孩子不容易受伤。”等候区的一名家长备好了水果零食和毛巾,随时为孩子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场馆预约火爆
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训练馆工作人员介绍,羽毛球馆场地费用比较“亲民”,每小时在30元至40元不等。早上10点开始预订,市民可以打电话预约,通常需要“拼手速”,15片羽毛球场地,每天基本都是“秒空”。
除了体育场馆火爆,各种群众身边的社区运动会数量也有较大增加,体育用品、体育装备、服饰销量也比平时有增多。
“现在的消费者非常专业,什么类型的运动需要什么装备,消费者会在网上查得清清楚楚,带着需求到店里来。”羽毛球用品商店经营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店面销售额比平常显著提高。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各体育馆、体育公园的健身人数都大量增加,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体育类经营企业、高危险性体育场所的巡查,并对新开业的机构进行法规科普,让市民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运动的乐趣。
“骑行”持续升温
位于华阳街道宁杭南路的喜德盛自行车专卖店里,店主正在整理新到货的自行车。记者注意到,店里安放着多款自行车,货架上还摆放着头盔、骑行服、手套等多种配套产品。
“我们去年年底开业,每个月的销量基本稳定在50辆到60辆,价格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的车型备受青睐,部分高端公路车价格在万元以上。”据店主介绍,为了满足日常出行、旅行等不同的需求,车辆的针对性设计也各不相同。
“了解露营装备、骑行装备的人比较多,轻量化的装备更受欢迎。”记者在东郊奥莱一家户外用品专营店发现,登山鞋、冲锋衣、手机包等户外用品已经摆放在显眼位置,销售员告诉记者,随着天气即将凉爽,各种户外装备已经更新上架,吸引不少消费者进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