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子怎样推广到农民中去?我市农业部门通过建设稻麦新品种展示区,在田间“摆擂台”,让农民“看穗选种”。
13日,在后白镇的一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稻谷。据了解,这片稻田是我市优质稻品种展示区,有南粳、沪软、香粳等11个水稻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有的品种经测算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
后白良种场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印良柏:“目前来看,产量比市面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可能要高到15-20公斤每亩,大面积的平均亩产在600公斤左右,新品种一般在600公斤以上,有的达到700公斤。”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娟告诉记者,培育一个水稻新品种通常要2到3年,要实现大面积推广,时间或许要更久。一方面农民用惯了老品种,短时间很难接受新品种;另一方面售种企业看重销量,而新品种推广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为此,市农业农村局在边城镇、后白镇建设了3个稻麦新品种展示区,多个品种“擂台比武”,让种植户通过实地观摩了解新品种的优势,让农民当裁判。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娟:“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稻麦新品种的展示,帮助农民选好品种,提高种稻效益。”
根据农情调度,目前,我市共计完成秋收面积31.82万亩,占总面积的75.7%。其中,水稻完成收割24.3万亩,占总面积的72.9%。
责任编辑:朱维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