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粉、搅拌、蒸粉、晾粉.....眼下,走进茅山风景区李塔村张大庙自然村,这里的村民家里忙着制作原生态红薯粉,到处弥漫着红薯粉的馨香,给寒冬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
在李塔村张大庙自然村的一户农户家中,年过七旬的老夫妻两人一个忙着刨粉、晒粉,一个忙着将和好的糊状红薯粉均匀倒入蒸箱里。这套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饱含着近二十年的娴熟技艺与默契配合。据了解,红薯粉丝制作加工从每年九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旦前,每年这个时候前来加工和购买的客人络绎不绝。
村民:“每年都买,买的多得很,一到挂粉丝的时候,就是快过年了。”
村民:“餐桌上必备的东西,过年下粉丝烧羊肉火锅,弄点过年吃。”
近年来,李塔村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山芋产业并进行深加工,增加山芋产业附加值。今年,李塔村种植山芋面积300余亩,收获山芋1200余吨,加工成粉丝约50000斤,产值约100万。
茅山风景区陈庄自然农法农副产品合作社理事长张剑波:“现在我们村的销量每年都在递涨,老百姓从最开始的种几亩,然后到后面十几亩,到现在几十亩,现在红薯粉条我们加工出来的干的是20元一斤,红薯粉干粉是10元一斤,基本上每年都是不够销的。”
张剑锋说,眼下的乡村古法红薯粉丝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今后他们还将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从事粉丝制作,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责任编辑: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