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作为新年的传统美食,以其酥香的口感和甜糯的滋味深受喜爱。在句容的南乡,每逢新年,家人们便会欢聚一堂,共同打糍粑,以此庆祝新年的到来,同时也将一年的丰收与喜悦凝聚在这香甜的糍粑里。
这两天,天王镇唐陵村的刘国富家中热闹非凡。一家人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前一天浸泡好的糯米捞起,放入蒸笼中蒸熟。随着农家土灶的火焰越烧越旺,仅仅半小时后,糯米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刘国富迅速将热腾腾的糯米倒入一口自清代传承下来的石臼中。随后,一家人持续不断地捶打糯米长达半小时,直到糯米饭变成细腻柔软的饭泥。
天王镇唐陵村村民刘国富:“饭泥以后,4个人用木棍继续捣,捣完以后,翻过来继续再捣,直到看不到一点米粒。”
完成后,众人齐心协力将整团糍粑移到干净的桌子上,用工具将其铺平。经过10小时的自然冷却,糍粑便可以切块享用了。刘国富介绍,他们在过年前两个月就开始打糍粑,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八。
天王镇唐陵村村民刘国富:“这个量比往年要增加一点,今年大概我估计在七八千斤左右糯米。”
据了解,句容南乡打糍粑的传统由来已久,这不仅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也是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糍粑在当地人心中有着美好的寓意,它象征着全家和睦团结、生活甜蜜幸福。刘国富说,每当打糍粑的时候,一大家子都会回来帮忙,大家聚在一起打糍粑、聊天,分享一年的经历,共同感受新年的喜悦。
天王镇唐陵村村民刘国富:“从中我体会到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吃苦耐劳,从这个糍粑当中我深有体会,有感触,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出来。”
责任编辑: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