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今年的主题为“共享空间:创建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为进一步增强公众爱鸟护鸟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郭庄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学习鸟类知识,树立生态保护理念。
1日上午,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展览馆内,专业讲解员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趣味互动,带领孩子们探索湿地中栖息的珍稀鸟类。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讲解中,不仅认识了不同鸟类的特征,还了解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小朋友们来到户外自然课堂,将亲手制作的环保鸟笼小心翼翼地悬挂在枝头。这些鸟笼选用天然材料制作,既美观又不会破坏环境,寄托着孩子们对鸟儿的美好祝愿。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保护鸟类、守护生态的重要性。
郭庄镇中心幼儿园学生李昊霖:“我今天了解了小白鹭、小天鹅还有鸳鸯。以后不能乱丢垃圾,还不能捕杀那些保护动物,不能往海里面丢塑料瓶……。”
据了解,近年来,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工程”等举措,构建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鸟类栖息繁衍。截至目前,已记录到野生鸟类达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与中转站。
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教部部长巫词:“为了进一步保障鸟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在园区建立实时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水质检测实验室,我们全面监测湿地公园空气、土壤、水质等要素,并且持续开展鱼类的增殖放流,每日进行鸟类观察。我们还深入社区、组织研学游、小课堂、观鸟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通过鸟类保护的持续宣教,推动提升公众爱鸟护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