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正式建成,展馆以科技赋能历史,通过多元展陈手段,系统呈现赤山湖千年治水文化,为我市打造了一张融合生态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文化新名片。
步入展馆,一座长达5米的复原版东汉龙骨水车率先映入眼帘。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巫词介绍,这件以人力驱动的提水机械,不仅是我国古代农业智慧的结晶,更是江南地区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
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巫词:“这是我们在赤山湖周边地区收集来的一个龙骨水车,后来我们经过一些修复,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把它放到我们展厅,主要是向大家展现江南地区一个农业灌溉的场景式再现。”
展馆主体分为五大主题展区,以“治水开湖”“蓄水壅源”“定水约束”“凿水通运”“傍水依山”为主线,利用图文、实物等方式充分展现赤山湖千年水利灌溉历史,为公众了解赤山湖地区水利、民俗、人文历史提供重要窗口。在创新展陈方面,馆方特别设置数字剧场,通过虚拟主持人引导观众穿越时空,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赤山的红色文化。
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巫词:“这是展馆设置的一个虚拟主持人,这个主题主要分为两个版块,一个是抗洪抢险,还有一个是赤山的红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能让来参观我们展馆的人能够点击互动,详细地来了解赤山湖这片地区的历史。”
赤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环湖绿道、观鸟平台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赤山湖正逐步成为集历史文化体验、生态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巫词:“赤山湖管委会希望通过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包括我们已经现有的湿地科普展示馆。以这个为窗口,开展一些主题科普研学活动,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包括市民来到我们赤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