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边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是远近闻名的“桑葚”村。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徐涛的带领下,当地桑葚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小桑果”已经成为了富民强村的“金钥匙”。丁家边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今年,徐涛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
1999年,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丁家边村开始推广种植桑葚。作为村里的年轻人,徐涛回到家乡,服务三农。当初,村里通过与东方紫酒厂合作,签订桑果收购协议,为村民解决了销售问题。然而,随着桑葚种植的逐步推广, 问题也开始显现。
镇江市劳动模范茅山镇丁家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丁家边村主要种植酒桑为主,面积比较大,随着桑葚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桑葚的种植方法、方式比较粗放,第二个桑葚营销渠道比较单一,接下来引发了果农的发展信心不足。”
面对这些问题,徐涛带领村干部开启了桑葚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他通过学习借鉴丁庄“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技术指导、规范销售结算,严把质量关。去年,丁家边村桑果收购价从每斤1.6元提升至1.8元,累计助农销售450吨,带动增收150万元。同时,为了提升产业“含金量”,他推动建设60亩精品采摘园,联合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制定地方种植标准,培育出“金香葚”“白珍珠”等15个果桑新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惠及全村果农。
镇江市劳动模范茅山镇丁家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涛 :“我们还注册了自己的桑葚品牌——‘不忧桑’,利用项目资金建造了桑叶深加工厂房,开发破壁桑叶茶,桑果干,桑葚产品伴手礼等一系列桑葚衍生产品,大力发展桑葚深加工”
从传统“酒桑”到15个特色鲜食果桑品种,从鲜果销售到深加工全链条,徐涛带领村民走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桑葚成熟季节,村里主动与周边商超、企业进行对接,实行“派单直供”模式,既保障产品新鲜度,又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创新推出“南山集市”“非遗展演”“亲子研学”三大板块,开设茅山镇农产品展示和售卖摊点共计46个,期间共吸纳游客10万余人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镇江市劳动模范茅山镇丁家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涛:“接下来我们还是围绕桑葚种植,与高校院所合作,引进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新品种,大力发展桑葚循环智慧农业,同时继续发展桑葚延伸产品、精品采摘体验路线,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