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句容 > 致敬劳动者 礼赞匠心人 | 镇江市劳动模范 杨德亮:“桃二代”走出舒适区 科技种桃赋能“甜蜜”升级
致敬劳动者 礼赞匠心人 | 镇江市劳动模范 杨德亮:“桃二代”走出舒适区 科技种桃赋能“甜蜜”升级
王一帆 2025-05-06 17:28

 

杨德亮是一名“桃二代”,在父亲杨修林的带领下,他一步一个脚印,学起了种桃树、管理桃园。从砍掉老树到建立示范园,从埋头苦干到带动乡亲,他用创新与实干蹚出了一条现代化桃产业之路。

走进华阳街道秀林家庭农场,200亩的桃园错落有致,杨德亮驾驶着除草机在田间灵活穿梭,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人工忙活一天的除草工作。作为一名“桃二代”,他接手桃园后就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升级,通过增加有机质改良土质,加大行距,持续引进新品种,让老桃园焕发了新“活力”。

镇江市劳动模范 、华阳街道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这一块田就是我们正在做的标准化种植,这个我们配备的水肥一体化包括修剪各方面我们都是有一套技术标准的。我们采用一个是Y型,利于机械化,另外我们引进了一个新的种植模式,犁壁型,这样更节省空间,更有利于机械化的操作。”

技术创新背后是打破传统的勇气。2017年省农科院优质桃评选的落选,让杨德亮意识到要走出“桃二代”的舒适区。于是,他顶着压力砍掉40亩老桃树,种上新苗的同时改用有机质改良、配方施肥等技术,开始尝试转型。

镇江市劳动模范、 华阳街道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刚开始我们砍老桃树的时候,我父亲包括家里的老员工都比较反对,认为这个树已经5、6年了,挂果也比较好,认为这是一部分浪费,但是我们通过改进改土之后发现原来是3年才能挂果的桃树现在2年就能挂果,3年产量就比较好了,以前4到5年才开始丰产,现在3、4年就开始丰产,节省了一年的时间,桃子的品质也更好。”

这次尝试成功让杨德亮对接下来的转型充满了信心。于是,他又对土壤、品种和管理模式进行逐步改良,同时引进了小型拖拉机、履带式升降平台、遥控割草机、风送式打药机等设备,为后续的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打下基础。

镇江市劳动模范 、华阳街道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通过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原来一亩传统桃园每亩田每年的用工量在30到40个,通过机械化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我们一般一亩田在20个工,每亩田省掉了10多个工。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品质更方面产量都有了提升,效益也有了提升。”

如今,杨德亮的200亩桃园已经全部改造完成,他还与镇江市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一片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希望能通过示范种植,推广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和省力化的栽培模式,带动周边果农共同推动地区桃产业发展。今年,他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

镇江市劳动模范 、华阳街道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我们希望周边种植户共同提升种植水平,现在很多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在不断更新,所以我们每年也在学习、引进和筛选,看看是不是适合我们这个地方,所以我们通过不断改进来摸索一套适合我们华阳福桃的种植模式,打造华阳福桃产业。”

责任编辑:许越
主办:句容市融媒体中心 | 技术支持:句容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科
地址:句容市文昌路广电大厦 | 邮编:212400 | 电话:0511-8597009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1104200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09号
版权所有:句广网 苏ICP备13000235号 copyright 2021 JRTV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举报电话:0511—85970096  邮箱:2339395089@qq.com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2339395089@qq.com

举报电话:0511—8597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