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白兔镇谢塘村的蓝莓种植园,一颗颗“蓝珍珠”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这些新鲜蓝莓,为我市本地水果市场增添一抹“蓝”。
走进白兔镇解塘村亚夫兴农蓝莓园内,成片的蓝莓树郁郁葱葱,枝头缀满一颗颗饱满的蓝莓,一些熟透的蓝莓表面包裹着一层白色的果霜,让人垂涎欲滴,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蓝莓。负责人介绍,今年蓝莓园种植了120亩蓝莓,共3个品种,早熟的品种果香浓郁,而晚熟的品种个头大、甜度高,可满足不同时段的市场需求。
亚夫兴农蓝莓园负责人张虎成:“今年,我们有3个品种,早熟品种是奥尼尔和密斯提,现在是大面积开采,紧接着就是莱克西,一种大品种,一直持续到6月底结束。”
凭借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近年来蓝莓受到越来越多种植者的青睐。然而,蓝莓作为一种典型的喜酸植物,土壤pH值需控制在4.0-5.5之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铁、锰等微量元素难以被吸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虎成利用醋糟、羊粪等改良土壤,这样不仅能提高有机质含量,还能维持土壤酸性环境。
亚夫兴农蓝莓园负责人张虎成:“我们这边的土壤偏碱,所以必须要用醋糟来调酸,才能真正吃到蓝莓的味道。”
据了解,多年来,亚夫兴农蓝莓园坚持“与自然共生”的种植方式,这种模式虽牺牲了部分产量,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如今,每当蓝莓上市,就会供不应求,白兔镇的蓝莓已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名片”。
亚夫兴农蓝莓园负责人张虎成:“这个鸟会来捉虫子,我们虽然损失一点蓝莓,鸟也辛勤地劳动,给我吃了很多的虫子,所以我们一直采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