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村与村之间生态循环,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利,促进双方产业高质量发展,8日上午,茅山镇蔡门村和天王镇戴庄村签约“生态循环共建协议”。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一行来到茅山镇蔡门村,考察了该村的玉米种植基地,并现场观摩了玉米加工工序。随后,在赵亚夫的见证下,天王镇戴庄村与茅山镇蔡门村正式签订了生态循环共建协议。
该协议旨在围绕秸秆利用、畜禽养殖等关键领域深化合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协议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生态种养殖方面的互补优势,携手加快实现乡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根据协议内容,戴庄村将为蔡门村提供经过充分发酵的畜禽粪便有机肥;蔡门村则将向戴庄村供应玉米秸秆作为优质饲料,形成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茅山镇蔡门村党总支书记袁佳:“我们现在是110亩,然后我们秋季准备200亩,然后每季一亩田秸秆是在1.5至2吨,一年的话就是3吨到4吨。”
近年来,蔡门村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全面推行生物多样性种植模式,并应用科学灌溉与有机追肥技术,在实现玉米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显著改善了玉米品质。
经测算,蔡门村每亩玉米田需施用3-4吨有机肥。此次与戴庄村建立合作关系,仅有机肥供应一项,每年就可为蔡门村节省生产成本上万元。与此同时,戴庄村畜禽养殖业获得蔡门村提供的优质玉米秸秆作为青储饲料来源。这种生态循环模式有效降低了戴庄村的养殖成本,提升了肉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将来应该是戴庄也发展一批玉米饲料,蔡门发展一批羊、肉牛,这样戴庄帮助蔡门,蔡门帮助戴庄,在共同致富的大道上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