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指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能力训练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促进功能恢复。近日,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团队走进神经内科,进行多学科深度融合交流,将康复介入到疾病诊疗的全过程。
交流中,江苏省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陈林生围绕高压氧在神经内科治疗中的应用展开专题培训,详细介绍了高压氧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针对神经内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应用方案。随后,各科室医生就康复介入时机、个性化方案制定、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江苏省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江苏省高压氧医师协会现任会长陈林生:“我们在神经康复对于脑细胞的缺氧是非常有帮助的,脑梗的病人、脑外伤的病人因为脑细胞的损坏,他的神经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都丧失了,当我们氧补足的时候,细胞就恢复了,感觉功能恢复了,运动功能就恢复了。”
这种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模式,就是今年市人民医院重点打造的“大康复”理念。今年4月,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成立,包含康复科、针灸科、老年科、中医科以及高压氧科五个科室。中心于6月初在骨科启动康复一体化合作模式,为骨科术后、创伤后、颈肩腰腿痛等各类患者提供“一站式”、无缝衔接的康复服务,最大程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缩短康复周期。
患者家属:“我们从普外科后来就上来康复中心了,上来的时候手一直垂在下面不能动,到上面做了康复之后,这个右手针灸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现在的确好多了,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前我们对康复训练还有一定的分歧,没想到这次我妈亲身经历之后,我们见证了,的确是很有好处的。”
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许静雯:“比如说下肢关节更换的患者,既往模式就是开刀,术后缓慢恢复。现在我们康复中心术后直接介入,可以早期针灸止痛,用中药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的恢复,用高压氧促进创面的愈合。大部分患者我们都是在床边给他直接的康复,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比较多,或者是高龄的患者,我们会把他直接转入康复中心,专门给他们定制一些他们所必须的康复治疗方案。”
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可以让各科室提前建立高效、便捷的患者转介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连贯的康复治疗,实现功能最大化恢复。下一步,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将继续深化“大康复”理念,不断探索特色康复诊疗技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游伟:“让医务人员围绕患者去动起来,我们目前是在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这些科室逐步推广,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医院所有的科室,无论是内科、外科,患者在手术以后也能得到康复科、针灸科、中医科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