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台风威胁,在华阳街道,桃农杨德亮未雨绸缪,为他的桃园大棚注入了独特的“抗台基因”。从 2019 年开始,杨德亮的桃园陆续建起 15 亩连栋大棚。与普通大棚不同,这里的每座棚屋都暗藏 “抗台基因”:地基处深埋混凝土桩基,每平方米大棚造价高达 100 余元,比常规大棚高出 20 多元。这多出的 20 元,主要用在加厚钢管和连接件上。这些隐藏的投入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强台风过境时,周边农户的农业设施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他的大棚却基本完好,仅有一处棚顶被掀开一角。
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建设的初期就考虑到我们山上风比较大,我们基础地基打了桩下去再开挖用混凝土浇筑完了之后,再在上面做基础,防止风过大把棚给掀掉。”
科学设计只是第一道防线。每年台风季前,杨德亮都会带领工人开展 “体检式加固”。前几天,他接到农业、气象等部门的台风预警通知后,立即采取行动,用三天时间完成了全部大棚的隐患排查。如今,桃园大棚已形成 “桩基固本、钢骨抗压、动态维保” 的三重防御体系。
秀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亮:“我们已经让工人把所有的大棚都跑一遍,看看有什么地方是松了或者是有的地方有固件脱落把它检查一遍,在台风之前该检查的都检查过了,该维修的也维修过了,所以这场台风我们看风力还是比较大的,也提前做了预防 。”
责任编辑: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