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迎来立秋节气,标志着夏季向秋季的过渡。尽管“秋老虎”余威仍在,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空气湿度下降,中医认为此时养生需注重养阴润燥、健脾补肺。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的中医馆发现,立秋后因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就诊的市民明显增多。专家表示,立秋后阳气渐收,人体易出现“秋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如百合、银耳、山药等食材可适量增加。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薛宁:“立秋后燥邪当令,建议少吃辛辣烧烤,多吃白色食物润肺。比如早晨喝一碗山药粥,既能健脾又能生津。要少吃过于生冷的食物,这样会造成各种胃肠疾病的发生。”
此外,运动方面建议从夏季的剧烈活动转向舒缓项目,如八段锦、慢跑等。早晚温差大时需注意防风保暖,尤其是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薛宁:“运动以微汗为宜,过度出汗会耗伤阳气。还可以按摩太渊穴、肺俞穴帮助帮助宣通肺气,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责任编辑: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