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理念,创新实施“新禾计划”,围绕“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发力,打造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共创共富”的发展格局。14日,第五期江苏省“青马工程”农村班 49 名学员走进我市,探究句容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
在茅山镇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分拣中心,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一串串葡萄正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分拣、包装和冷链运输,实现统一品牌输出与规模化运营管理。来自海安市的大公镇常河村党总支书记谢佳安告诉记者,这次学习了丁庄合作联社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回去后将在产业精细化上下功夫,提升市场竞争力。
省“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谢佳安:“目前我们产业这块从业者非常多,但是有一部分产业精细化的程度确实还需要再打造、再深耕、再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力方面再进一步提升。今天参观的丁庄葡萄联农带农的机制和模式,使我学习到很多宝贵经验,通过向丁庄葡萄学习,今后也会进一步拓宽我们当地农产品生产方式和销售渠道。”
茅山镇蔡门村 “鲜食玉米” 共富项目基地近年来依托省农科院专家指导,积极引进种植各类新品种鲜食玉米,坚持生态种植,通过合理的灌溉、追肥、除虫,有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民共同增收致富。学员孙威威是江苏连万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品尝着新鲜玉米,他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新农人的任务正是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老百姓收入。
省“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孙威威:“我觉得学到的东西蛮多的,特别是在产业集聚这一块,我觉得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带动起来,一定要为农民降本增效,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才会跟着我们干,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把好的品种、好的技术、好的方案、好的模式要做成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一点我觉得是以民为本、以产业为本最开始的一个出发点,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 5G 智慧大棚内,学员们被恒温环境下的蘑菇生长场景吸引,各种菌菇在数字化调控下茁壮成长。这座智慧工厂颠覆传统农业模式,以数据模型替代经验种植,直观展现科技对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的作用,为新农人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省“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朱梦琪:“这次走进菇满园的5G智慧蘑菇工厂,真正见识到了科技对农业的颠覆,作为一个草莓种植户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以前的传统经验必须要拥抱数据化的转型,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引进到我们的草莓大棚当中去,利用科技把我们草莓的品质提升的更高,种出更甜的草莓。”
学员们所见的句容农业现代化图景,其核心驱动力正是人才。在这片充满活力的乡村热土上,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敢创新的青年人才,正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带动乡亲共富的关键力量。他们或深耕技术提升品质,或链接市场塑造品牌,或运用智慧革新模式,不仅为丁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在联农带农、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省“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陈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边得到了非常好的诠释,我们新农人深受启发,对乡村振兴未来很有信心,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市将青年人才视为乡村发展的关键变量,创新实施 “新禾计划”,迭代升级5轮乡土人才引育规划,依托重点产业人才图谱靶向招引农业高层次人才;推出“青创集”共建合伙计划,在我市“6+1”乡村振兴片区布局建设青年入乡创新创业基地,开展87.8万平方米农村闲置资源“腾笼引凤”,把最美的空间留给青年、最好的资源投向青年。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许恒:“下一步,市委人才办将会同人社、团市委等部门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通过拓宽引才渠道、搭建聚才平台、优化人才生态,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