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过去常常应用于影视、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术正在医疗行业逐步普及。近日,市人民医院成功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3D重建技术,精准解决各类肺部顽疾。
今年7月,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了一名原发早期肺癌患者,需要进行微创手术。由于肺部结构复杂,二维CT图像难以锁定病灶的准确位置,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胸外科专家在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后,决定使用3D技术对病人肺部结构进行重建。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张金明:“我们把病人在我们医院做的普通CT图像,通过三维合成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合成立体的指导图像,在术中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去寻找肺段的气管、静脉和动脉,可以做到精准间段切除。”
重建的3D模型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肺部解剖结构,还帮助医生明确肺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术前规划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在此次手术过程中,医生结合3D图像迅速找到了结节的位置,一个半小时就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一周后顺利出院。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张金明:“既能够保证充分切除掉结节,而且还最大程度保存了患者的肺功能,患者术后恢复很快,今天还到医院来复查,一切指标都恢复正常。”
医生介绍,3D重建影像技术除了术前规划外,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让微创更精准。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推广应用。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张金明:“接下来计划想把这项技术更好更全面的开展,对每一个病人,不管是肺段切除还是肺叶切除都能够更好地指导,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术后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