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当前,开发区(黄梅街道)4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全速推进,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跟随镜头,我们一起去建设现场看看。
这里是黄梅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挖掘机轰鸣作响,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沟渠立模与混凝土浇筑。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通过科学规划、倒排工期,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陈思航:“主要建设内容为拦水坝、泵站、渠道、涵闸、机耕路等,总投资1350万元,计划工期150日历天,预计25年上半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工程覆盖新塘、后塘、大卓三个片区,通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系统改造,将有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改善灌溉和除涝功能,提高项目区种植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陈思航:“我局和黄梅街道积极推进工程项目进度,倒排工期,抢抓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冬春水利的施工黄金期。”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农业农村局专班驻点协调,建立“日巡查、周会商”机制,重点把控隐蔽工程验收与材料检测关口,目前已累计解决施工问题多个。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陈思航:“本着紧前不紧后、赶早不赶晚的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为下一步的春耕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黄梅街道正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勾勒现代农业新图景。据了解,今年全市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一万亩左右。
责任编辑:杨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