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植物综合保护网络(江苏片区)筹建启动会暨宝华山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研讨会”在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召开。江苏省内科研院所和保护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珍稀植物保护事宜。作为江苏特有珍稀物种,宝华玉兰的保护成效显著,野生种群从最初的13株增至125株。此次会议标志着宝华玉兰保护从“防守”转向“进攻”,开启“防守反击”新模式,为种群复兴注入新动力。
宝华玉兰是江苏省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也是宝华山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生态名片。近年来,句容市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积极开展宝华玉兰保护工作,与南京中山植物园、上海植物园、江苏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宝华玉兰古树名木群抢救复壮、生境保护恢复、种群调查保护等一系列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宝华玉兰它是一个高大的乔木,先花后叶,而且开花时节特别的典雅,白中带紫,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同时极具观赏价值。珍稀濒危植物由于其在野外数量稀少,所以它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有些珍稀濒危植物还有一定传统的文化价值在里面,饱含了人类对自然的期望。”
目前,宝华玉兰的野生植株在册数量已从上世纪30年代发现初期的13株稳步增长到125株,并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上海植物园、句容林场等合作单位繁育有宝华玉兰幼苗数万棵。
句容市宝华山国家森林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奇:“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和中山植物园为代表的这些国家最顶尖的力量的科研院所的合作,从调查到保护,栖息地保护,还有种群的繁育,各方面来入手,来加强对宝华玉兰这个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我们之前的保护工作主要是偏向于对野生植物的保护,从这几年开始,特别是这些科研院所的加入之后,我们开始向繁育和回归这方面去操作,以前是一个‘防守’,接下来我们将会转入‘进攻’,把人工繁育的种群放归到野外,让野外种群的数量进一步回归。”
据了解,今年3月,宝华山将开展宝华玉兰繁育回归工作,计划野外种植南京中山植物园和句容林场繁育的宝华玉兰幼苗500株,实现宝华玉兰保护工作的“防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