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档案馆,保管着一条旧毛毯,毛毯表面一个个破洞被深浅不一的布料打上了36个补丁,曾任句容解放后首任县委副书记迟明堂生前使用了52年,不仅是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的见证,也是共产党人精神的传承绵延。
迟明堂同志1923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城关镇西坞党村,1940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迟明堂从大泽山党校学习归来后,担任招远县城区的区长兼任武工队区中队队长,后任区委书记,在招远县城和周边附近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这条毛毯就是当年胶东军区组织一次对日寇的伏击当中缴获的军需品,迟明堂带领的区中队曾随县大队参加了这次战斗,上级在分配缴获物资时,把这条毛毯分给了他。
迟明堂长子迟进军:“这个毛毯跟随他50多年,一直到1993年他去世,这个毛毯都垫在他身下。”
毛毯虽破,但在迟家后人心中极其珍贵。迟明堂去世后,其子迟进军经母亲同意后,将毛毯拿回家接着使用了20年。经全家协商后,2024年,长子迟进军将毛毯交给句容档案部门,希望他们能用好用活这些“红色档案资源”。
市档案馆副馆长陈东方:“这个毛毯是我们老革命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有力见证,希望我们这年轻这一代能把老革命的一些精神能够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张玥